全国报名热线:400-052-1226
武汉报名热线:027-87586968
排名1/26,六级570,两篇会议论文,两篇期刊,普通211逆袭顶尖名校(文)
来源: | 作者:ebaoyan2 | 发布时间: 2020-03-24 | 1595 次浏览 | 分享到:

个人基本情况:江苏某211 社会发展学院

保送院校和学院:复旦大学 文史研究院

前三年排名(按推免标准):1/26

英语:CET6 570;雅思 6.5;

科研经历:

全国性学术会议稿件入选两次;

省级期刊一篇已发表;南大核心一篇已发表(二作);

实践活动:

1.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暑期交流项目;

2.南京博物院志愿者三年、南京市博物馆讲解志愿者一年;在南博期间为南博志愿者开展过一次博物馆专题讲座;

3.参与一博物馆展览的实际策展工作;

获奖情况:

江苏省境外政府奖学金、一等奖学金七次、校级专项奖学金数次;


我在2019年参加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暨文史研究院夏令营、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夏令营,以及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夏令营,均取得offer,最终选择了复旦大学。



前期准备


大一:

大一的时候刚刚进入学校,对于各方面的情况都还不是特别的了解,更不了解“保研”是什么概念,就只是按部就班地上课、自习、参加活动等等。我从小就属于适应性比较差的那一类,所以大一的成绩并不靠前,尤其是在几门专业课上,比前面的同学差了不少。



不过,由于我在一些校园活动方面表现比较优异,因此第一学期的综合测评排名为专业第一。


虽然结果不错,但是在成绩总表公布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必定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我当时就立刻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咨询了几位成绩优异的学姐,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慢慢了解了关于科研、论文和“保研”的相关事宜。也是在她们的建议下,我开始了解一些与我专业相关的志愿活动和实践项目,慢慢开始进入专业学习的状态。


大一下学期,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和考试,并同时参加了两博物馆的志愿活动,为我的专业学习积累实践经验,令人庆幸的是,下半学期开始,我的成绩就有了明显的进步,同时,因为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我的综合测评也仍然稳居第一。



大二:

大二开始,除了保持专业课程的学习习惯,我开始关注一些项目和比赛的相关通知,如大创、创青春等等。和其他同学一样,我也积极参与了这些项目和比赛,想要通过这些比赛获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


但是,我却在这一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关。首先,我就读的专业在确定课题的时候就缺乏优势性,很难找到合适的、出彩的课题。其次,我所参与的团队成员大多数参与热情不高,导致几个项目进展都一拖再拖,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参加这些项目的挫折使我开始思考,我是否一定要按照前辈们标准的“奋斗历程”,去走自己接下来的路?还是我应该着重于自己适合的,自己优势的方面去努力呢?


就在我迷茫无措的时候,老师在班级群里推荐了一个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征稿启事。我对会议的主题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决定暂时放一放项目比赛的事宜,投身于会议论文的写作中去。在写稿期间,我正好参与了江苏省境外政府奖学金项目,使我能够在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进行交流。


我利用机会,在国王学院的图书馆查阅了许多有关会议主题的国外文献,并将在英国参观博物馆的心得和想法加入了自己的论文中,这对我的论文写作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



大三:

我的会议论文结果在大三上半学期出来,我成功入选了会议。这个会议本是针对研究生开展的,但是我的论文仍然成功入选了,这对我之前的努力是一个莫大的肯定。在参会准备的同期,我又大胆地投稿了另一个专业学术会议,同样成功入选。这两次学术会议的经历,成为了我之后在撰写简历中的一个非常大的亮点。


这两次学术会议,一次是主要面向研究生征稿,一次是面向专家学者征稿,但我都通过自己撰写论文、大胆投稿而成功入选。这两次经历使我渐渐明白了自己的优势,也增强了我的信心,坚定了我的信念:不放过每一个有可能的机会!这也成了我后来整个大学期间信奉的奋斗守则。


大三下半学期开始,我就着手准备夏令营和保研等相关事宜,密切关注各个高校的通知,准备自己的简历。我投递了复旦大学历史系暨文史研究院夏令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夏令营、北京师范大学考古系夏令营,均获得入营资格,后来因为时间冲突放弃了南京大学的机会,参加了复旦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夏令营。


夏令营


复旦大学:7月4日-7月7日

复旦大学的夏令营共有三天。在报道当日,会要求你提供一篇自己的论文,以及一份自己的简历。在之后的时间,面试官会提前看你的论文,在面试的时候提问。


夏令营的前两天主要是听讲座和参观学校。在听讲座时,关注自己心仪导师非常重要,也能为之后的面试做充足的准备。


第三天是面试环节,面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自己提交的论文的答辩,第二部分是英语的朗读和口译。



总结整个面试,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非常重要的关注点:

① 要足够了解自己的论文观点和内容,与论文相关的所有内容都要有延伸性的认识,比如关于一个论点,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哪些,研究专家有哪些,都需要有非常深度的认知;

② 要了解对方学院的师资情况和老师们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有可能会提问;

③ 我个人认为英语的难度比较大,但是放松心态,正常发挥就没有太大的问题;


复旦大学的结果在当天就公布了,获得录取资格的同学分为“一等奖和二等奖”两种,一等奖是确定录取,二等奖是替补名额。


我获得的是一等奖的优秀营员资格。由于复旦大学在19年开始取消了九推,因此夏令营的结果就是最后的预录取结果了,只要获得本校的保研资格就能够直接录取啦!由于公布的时候已经傍晚,我在结束之后就匆匆搭飞机赶往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下一个夏令营了。



北京师范大学:7月8日-7月11日

北京师范大学的夏令营与复旦的不同,总共只有六位同学录取入营,因此,我认为北师大的夏令营更像是与考古系的教授们近距离面对面交流的一次体验。


夏令营前几天同样是讲座和参观,老师还带我们前往北京几个著名的考古遗址进行了游览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授们都非常平易近人,还能够与他们近距离交流,因此体验感非常好。



夏令营的最后一天进行了一次笔试,主要是考察一些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算比较轻松。最后我们五名同学都获得了签约的机会,但是考虑到签约的局限性,因此我放弃了签约的机会。


更多